第六十五章 哈舅子(一)
况且,那个年代国企工人的福利待遇那是真正的好。工资虽然不高,但子女读书不花一分钱。吃饭有食堂,一年四季有劳保衣服和劳保鞋,烤火费、防暑降温那必不可少。还时不时发柴米油盐、汽水、水果……一个月下来,你发现自己的工资竟然丝毫也没花出去,所有开销国家都给你包圆了。
陶桃父母忧郁了,可去做人流,却舍不得。如果流掉的是个女儿也就罢了,不就是掉一块肉。如果是个男孩,又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两人无法决定,事情就这么一天天拖下去,拖到大出怀。
陶桃母亲本胖,一百四五十斤的个头,大着肚子也不容易本人看出来。可瓜熟总有蒂落的时候,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眼见着到了七个月的时候,陶桃的奶奶在老家病危,说是挨不过去了,她父母回家给老人送终。
大约是路上动了胎气,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
老人家在最后时刻见到了孙子,大笑:“陶家有后了。”遂含笑九泉。
陶桃父母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漂亮事,不过,现实的问题却摆在面前。
因为违反政策超生,两人丢了工作,没有国企的福利,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两口子从正式公变成了大集体,再变成小集体,最后又变成了零时工。
从事的也是打扫卫生,用磁铁在污水沟里粘铁屑卖钱这种低收入行当。
家中以前每天都能吃肉,到后面一星期见一次荤腥,陶桃的老娘也从一百四十斤变成了一百斤。
好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繁荣起来,正式工和零食工也没有任何区别,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进入新世纪,陶母退休,终于把失去的体重给长了回来。
话说回到陶桃兄弟陶李身上。
民间有云:七活八不活。
意思是,婴儿一般都是十个月才能足月。如果早产,孩子身体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会夭折,特别是怀孕八个月的那种,最是凶险。但七月的早产儿却能活,这挺神奇的。就是所谓的七活八不活。
陶李七个月就早产了,虽然活下来,但体质却弱。
这娃生下来就开始折腾父母,吃奶吐奶。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非要人抱着背着才能消停。你一但把他放床上,人家瞬间就清醒过来,哇哇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