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7
多事情都可轻易办到。
宁凡心念一动,渡真后期的境界立刻一路下降,退回鬼玄巅峰。
雨阴阳神星,被宁凡重新封印。
体内出现的些许伤势,也很快被黑星之力治愈。
虽说雨阴阳的力量无法持久使用,但作为底牌手段使用,绝对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进入乱古墓宫开始,乱古幻象便一路赠予宁凡机缘。现如今,乱古幻象更是不惜自损道行,也要助宁凡修成第一阴阳。
这一切,宁凡自是感恩,更多的却是惭愧。以宁凡的个性,断然没有平白受人恩惠的道理。
旁人若与他结仇,他必定睚眦必报,十倍还之。
同样的,旁人若有恩于他,他也必定铭记于心,十倍归还。
沉吟片刻之后,宁凡忽的向乱古幻象郑重一抱拳,正色道,
“不知前辈可有什么心愿未了,需要晚辈代为了却的?若有,晚辈必定全力办到!”
在宁凡看来,乱古大帝陨落多年,心中或许还有遗憾未了却的。
若真有需要他的地方,他自当义不容辞,为乱古做些事情,以偿还今日之恩情。
闻言,乱古先是一怔,继而眼中欣慰之色更浓,自语道,“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小家伙”
宁凡心中所想,他自然看得出来。
他略略一想,陨落至今,倒还真有一个心愿,始终未了
微微沉吟后,乱古幻象忽然一抬手,掌心光芒一闪,立刻多出一物。
望着此物,乱古时而悲哀,时而悔恨,最终却是露出怀念之色。
那是一个玉锁,一个模样与阴阳锁完全相同、气息也近乎一致的玉锁!
在此锁出现的瞬间,宁凡丹田内的阴阳锁竟立刻微微颤动起来!
“这是阴阳锁!另一个阴阳锁!”
宁凡目光一震,乱古大帝的阴阳锁,不是一个,难道竟是两个不成!
“此锁,你拿去!这,便是老夫最后一点心愿!”
乱古一抬手,掌心的玉锁立刻化作一道柔和光芒,朝宁凡飞去
第835章三命之术
玉锁所化的柔和光芒,只一闪之下,已直接没入宁凡丹田之内。。。
丹田内的另一个阴阳锁在这一刻,同样开始散出淡淡光芒。
两个玉锁光芒彼此交织,忽然碰撞在一起,渐渐有了融合为一的趋势。
这一刻,玄阴界中的残缺道法规则,开始疯狂补全。
日月碑旁边,更是忽的飘落无数雪花,渐渐凝成一个与日月碑同样高大的冰雪巨碑。
这座冰雪巨碑,竟是一件品阶达到先天的法宝!
在这冰雪巨碑彻底凝成的瞬间,日月碑上的阴灵阳灵,竟也一点点补全。
七阴七阳凹槽,渐渐全部被阴阳之力填满。
补全之后的日月碑,法宝威压越来越强,超出了十二涅后天仙宝的等级,一步迈入先天法宝的品阶!
“双碑镇界!”
墓宫之内,乱古忽然沉声一喝,一火一冰两座巨碑立刻腾空而起,高悬于玄阴界的天空两边,一西一东。
这一刻,玄阴界的疆域开始不断向远处延伸,生生扩大的数十倍不止,界面障壁更是变得坚固异常。
整个玄阴界,从中一分为二,竟是分作了东西二界,彼此并无通行。
虽说仍是一处中千世界,但比起寻常中千界,已高级了许多。
天空之上,更是徐徐出现一个十层宝塔,宝塔之上,写着‘藏仙’二字。
宁凡心念一扫那宝塔,立刻为之一震。
在这座宝塔之中,收录着无数太古神魔功法,从第一层到第九层,分别收录着一至九星的神魔功。
前七层中,一共收藏了数十万册神魔功法玉简。
第八层中,则只收录了三百多册八星功法玉简。
第九层中,则只收录了三十多册九星功法玉简。
而让宁凡在意的。是第十层宝塔,被死死封印着,不知其中究竟有什么东西。
那封印之强,根本不是如今的宁凡可以稍稍开启的,按照他的估计,没有万古境修为,休想开启第十层宝塔。
“阴阳锁本有两个,你从前持有的,仅是阴阳二锁中的阳锁,如今老夫交给你的。是阴锁双锁合一,双碑镇界,从此日起,你即便不进入玄阴界,也能拥有玄阴界内的修炼速度,但这种修炼速度,会在进入时间加速界面之后消失,不可叠加使用”
“日月碑老夫已替你补全,星辰碑老夫也送给了你。二碑都是先天法宝。以你如今修为,尚不足以发挥其威能,暂时无用但这二碑之中,蕴含了老夫三大神通之一‘虚空夺道’之术!日月碑采补女子。可夺其一身神通;星辰碑炼化男子元神,可剥夺其一身功法。之所以能够如此,皆是因为虚空夺道术的存在此术无法口口相传,但若你天资足够。早晚能从二碑之中领悟此术”
“除此以外,老夫还送了你一座‘藏仙塔’,塔中前九层收录着老夫一生获得的70余万册神魔功法。日后你修炼其他阴阳。或许还会用到。藏仙塔第十层,封印着一把钥匙,是何钥匙,如今的你不必知晓,日后待你修为足够,老夫自会告诉你这把钥匙的用法”
“老夫的最后一桩心愿,便是这把钥匙如今交到你的手上,老夫总算死而瞑目了。”
乱古大帝的言语,将宁凡的心神从玄阴界中唤回。
闻言,宁凡轻叹一声,他的本意是为乱古大帝做些事情,偿还恩情,没想到竟又得到了乱古大帝的一份礼物
阴阳锁得以补全,宁凡获得的好处极大,就算不入玄阴界,也能提升数百倍的修炼速度。
藏仙阁的出现,给宁凡带来了七十多万册神魔功法,这些功法的价值无法估计,足以让四天九界任何一个势力眼红心动。
始终都是乱古在给他机缘,而他修为太低,根本无法为乱古做任何事情
“老夫在你身上,感知到了极为精纯的虚空道则之力且这气息有些眼熟,与东妖祖的气息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