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不是偶尔出去一下。”
三皇子有些震惊:“你要离开皇宫,再也不回去了?”
“嗯,再也不回去了。”这句话听着可真美好,让人心情都随之一轻,豁然开朗。
“堂兄答应你的?就为这个?”
“就为这个。”
他皱起眉头,似乎很不理解这个理由。
我对他说:“大人的事,很难一两句话解释得清。”
“什么大人的事,欺我不懂吗?你长得这么好看,堂兄肯定不舍得放你走,想把你抢过去留在宫里当妃子。”三皇子撇撇嘴,“男人的花言巧语不能轻信,你可要长点心。”
我忍着笑说:“多谢殿下提点。”
他又问我:“梁溪是不是离归安很近?”
“不远,中间隔着太湖,绕湖而行两百余里,坐船更近。”
“以后你若出了宫,会去梁溪吗?”
“想去看看。”
“那你顺道也来归安,我做东。”
“好。”
三皇子或许不是帝王之才,但他自小养尊处优、位居人上,却还是个心地不错的孩子;陛下于我而言算不上好人,但在百姓眼里,他却是一位励精图治、深受拥戴的好皇帝。
我和公主送三皇子出城南十里。他跟我一样,自幼长在深宅大院,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邙山,还未离开过洛阳京畿。此去归安一路山高水远,等他见识过了外面的广阔天地,兴许就会理解我的选择。
“你别老殿下殿下的,”临走前他坐在车上对我说,“我叫沈雴,记住了。”
从城南回来不过晌午,经长夏门入城,路过仁和坊时,我犹豫着要不要借机拐去集贤坊一趟。但转念一想,大白天的虞重锐肯定不在家里,去了也见不着,还是算了。
夏去秋来,金风送爽,连绵数月的雨水终于止歇,黄河的水患应该已经解除了吧。秋季晴朗不冻不热,正是加紧施工的好时节。黄河工事历时十载方成,光第一阶段就得好久,虞重锐还打算把基石打牢了再卸任陪我周游,明年九月来得及吗?我倒是可以等一等,但可别等上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那就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