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他说话时声音粗重震得人耳朵都跟着疼,旁边通使汉文说得不算熟练,磕磕巴巴讲了一通,算是曲里拐弯地认了怂,希望得到和解。
冯征虏笑起来很有文官的风范,只招一招手,吩咐手下拿来文书。
他们早有准备,给这新将领开了个极好的条件。
第一,是今后开放互市,不仅大额购入鞑子的良驹皮草,还愿意卖给他们丝帛布匹。
第二,则是收兵撤退,今日起将附近湖河的控制权尽数归还于他。
昭国通使说到这里,卜赤已经是大喜过望。
哪里来这么好说话的汉人?!
互市往来一直是他叔叔心心念念的头号大事,几番骚扰都从来没有成功过,今天他们打了败仗,反而还能拿走这么大一个便宜了?!
哪想到通使口吻一转,说出了唯二条件。
一,由昭朝封他为顺义王,从此敬贡大昭,为臣为民。
二,由他这个顺义王,率全族民忏悔杀戮抢掠之错,祭祀汉士。
卜赤当即脸就白了。
柳承炎昨夜亲笔拟了这两条,此刻见他这副表情,抿茶含笑。
反而是旁侧三位将军面色肃然,对这位皇帝更持敬意。
这一招,无异于一桃杀双士。
顺义王这顶帽子,像是恩典,又像是枷锁。
卜赤若是接下了,对南蒙古和北蒙古来说都像是公然昭告他通敌归顺,从此做什么都像个汉人的内应。
可若是他不接,让数族垂涎的通商之利,还有迫在眉睫的饮水大患,全都能要了他的命。
蒙古风景好水源好,偏偏就是还未开化,连铁匠工艺都远落后于汉人。
他们只知成日里牧马放羊,都没有几人识字,日用杂货全都靠抢。
抢一天算一天,什么时候是个头?
抢不到了,家里连锅碗瓢盆都没有,又该怎么活?
“我们只给一天的时间。”冯征虏平淡道:“今日太阳落山时,若是你不肯按下指印,宣誓称臣,便不用再谈了。”
大胡子面露痛苦,原地跺脚转了两圈,掀开帐篷出去找部下族人一同商量。
与此同时,商启香在旧营里转悠来去,没见着刘焰的人。
她本来想讨来他那匹极聪慧的青骢马骑上一回,哪想到这人影儿都没了,说不定也跟着其他人去捡蒙古人落下的□□去了。
再一晃看见程潮守在帐前,商启香过去打了声招呼。
“程大人,有见到刘焰吗?”
程潮并不敢透露皇帝的去向,摇头道没看见。
商启香笑起来:“你的弟弟,你不知道他去哪了?”
她还记得先前的凌空一射,本来想开口谢他,那日之后就再也没看见他,心里难免觉得有些古怪。
程潮也客气一笑。
“我那……弟弟,生性无拘无束,不喜欢别人跟着他。”
“行,你帮我把这个交给他,”商启香反手拿出一双马靴,笑得爽快:“我找父亲讨来的,见他那双都被马刀割破了,刚好穿这双新的。”
程潮规规矩矩地接了,下意识多看她一眼。
后者扬长而去,再无留恋。
自日中转向日暮,卜赤才终于有了定夺,苦着脸签字画押,受下昭朝的册封来。
他这么做,算是开了先例,由此内附昭朝,封王朝贡。
汉人喜欢做文字游戏,其中弯弯绕绕,是他们草原汉子看得生烦的。
便是打仗了,这帮汉将也要带着通礼知书的文官,写出厚厚一沓互市规矩,这不准那不许,连什么样的马才能要也规定地极细。
卜赤也不认字,一套刀法耍的虎虎生风,这会儿什么用都顶不上。
他拿着文本和族里认得蒙文汉文的军师对比来对比去,勉强觉得没有被坑多少,敢在夕阳落山前签了名字。
到了这时,冯将军才一锤定音,让他们去放三条河的关卡。
这件事先前在定夺时,其他副将担心过鞑子们翻脸不认人的情况。
——若是长河一通,这些鞑子又起兵shā • rén,签了什么一概撕毁不认怎么办?
“他们倒是敢。”商绍辉大笑出声:“刚折了几万兵马进来,就算再要打,我们火器营可全都没撤!”
翌日,册封大典在营中举行。
礼官手执银冠,代圣意授予亲封,昭告天地先祖,就此完礼。
同时卜赤方祭上牛羊牲口,同样阐明祖先,自此便成了大昭的顺义王。
几番折腾往来,又签下数份书册,定好今后往来的高低规矩以后,昭军这才让开最后一条道,把整片湖交还于鞑子。
直至双方撤兵,世界重归宁和安稳,此番秋猎才告一段落。
三万余人收营南归,一路载歌载舞,好生热闹。
柳承炎行在冯将军右侧,仍有思虑。
他并非不想要塞北的这片沃土。
真要逞力再杀一回卜赤,将南蒙古剩余的鞑子也追杀干净,兴许只有四成胜算。
毕竟他们出兵时本胃口很小,没想到一步步打成这样,斩获甚丰。
可问题在于,占地容易,守地难。
江南一个州的出产,兴许都能胜过这万顷的草野。
北方难以产粮,春夏短苦冬长,还总是有黑灾黄灾,根本就不是一片沃土。
水稻小麦去了草原均是难以成活,勉强浇水养到秋日,颗粒细小大打折扣。
他想过许多,但都缺一样作物。
若是有一样作物,易成活,易果腹,让百姓们种了能填饱肚子,愿意长期聚居于蒙原,他都可以彻底收下这片地方,令人世代牧马强军。
……便就是差这么一份作物。
冯征虏见他久久不语,以为是行军疲惫,特意开了个话头。
“这次联通卜赤,我们特意用重金贿通了他的几个部下。”
“当真?”
“是,”冯将军笑道:“就许鞑子们勾结内朝,不许我们设下明哨暗岗们防他?”
“往后夏秋季马群肥壮时,当要再猎个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