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破秦
燕王未死,燕王督战秦国,燕王燕王燕王……各种和燕王有关的消息在西楚流传开来,有说燕王是天命之子下凡尘,有说燕王是战神转世,有说燕王有白蛇护体,总之,传来传去,燕王竟不是个人了,天生就是为了一统天下,为百姓带来盛世安康的神仙。
这一波吹嘘有多少人相信不知道,但却成功的瓦解了西楚对秦用兵的争议,人人盼着燕王大胜而归,灭掉秦国,一统天下,让西楚成为这天下唯一的王朝。民意如此,纵然有些有识之士看得出这其中潜藏的危机,凭凭怎么呼吁提醒,都只有淹没在这汹涌的浪潮之下。
眼见形势如此,林阁老和韩察都无可奈何,只能调动手下的资源,尽全力协助燕王北征秦国,一应调度,快速而有效,当真是倾了举国之力。
殊为可笑的是,自从千鳞卫在西楚的暗桩被凤仪台连根拔除之后,秦国对西楚的情报就严重滞后,西楚这么大的动作,秦国竟然一无所知,还是楚国余孽跑去投靠秦国,秦皇才得到了这一消息。
这些楚国余孽就是刺杀的燕王的人,可以说为了刺杀燕王,他们也是倾尽全力,不料还是功亏一篑,等到燕王活着的消息传来,这些楚国余孽就知道没活路了,赶紧逃入了秦国,寻求秦皇的庇护。
余孽们带来的消息让赵昊震怒,西楚这么大的动作,千鳞卫竟然一无所觉,宋成功简直就是个废物点心。但此时他已经没有余力再处置宋成功了,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应对西楚的举国来犯。
“打!”秦国武将们的作风一惯彪悍。
“没钱,没粮。”文臣们一脸的淡漠。
秦国的文武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外敌入侵算什么,有本事,光着身子饿着肚子打胜战去,别这会儿知道求爷爷告奶奶,平时就对文臣们吆五喝六,还动不动抱以一顿老拳。
赵昊几乎被这群不合作的文武大臣们气得吐血,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在争这点闲气。
当日的朝会最终结束在武将骂文臣误国,文臣骂武将窝囊,最后武将嘴皮子上输了,拳头上给打赢了回来的不欢而散中。
下朝后,赵昊把付赤川单独留下来,希望付赤川能先退一步,主动跟武将们握手言和,甚至拿出史书中有名的“将相和”记载来相劝,并承诺此战过后,国事尽付卿手。
付赤川沉吟许久,躬身长稽,道:“臣遵陛下之命。”
在史书上留一段佳话,付赤川不在乎,他在乎的是,秦皇终于松口,答应让他放开手脚一展抱负,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破开了沈碧空留下来的那片压得人几乎要喘不过气来的阴影。
纵然此时秦国已是山河日下,文武争斗不休,外敌强横,但付赤川壮志凌云,只要给他舞台,他便能让秦国最终在这片大地上屹立不倒。
但付司空的壮志只奔涌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都付诸东流了。因为,他死在了出宫回府的路上,被埋伏在道边的剑手,当胸一剑,立时毙命。随后,那剑手也当街自刎,连逃都没逃,分明是个死士。
虽然是死士,但并不是没有线索留下,死士用的是剑,从用剑习惯来看,分明是从吴地来的。是剑勇军派死士刺杀了付赤川?
这话只能骗骗普通老百姓,赵昊头一个就不信。剑勇军派死士来刺杀谁都不可能刺杀付赤川,秦国文武相争,剑勇军是从中得利的,傻子才会在这个时候来刺杀付赤川。没了付赤川领头,秦国文臣群龙无首,还不得被武将欺负死,到那时候,文弱武强,文武争不起来,秦国清剿剑勇军绝对比现在要轻松得多。
赵昊会这样想,文臣们当然也能想得到,再深入一想,付赤川死了,谁得利?当头就是武将们啊,没人领头跟他们对着干了啊,武将们还不得高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