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发现
凌寒从承天殿上拂袖而去后,径直到了弘文阁,不等坐下就让老仆去盯着陶华平。老仆虽顶着个凤仪台指挥使的名头,在背后给范九斤撑场子,但事实上压根不管凤仪台的事情,基本上还是整日跟着凌寒,隐在暗处护卫。
顾凤寻见状,就对据案正忙活的方隐之一抬下巴,后者很有眼色的抱着一堆卷宗去了侧室。
“今日朝上出什么事了,惹得陛下这么生气?”
顾凤寻亲手泡了杯茶来,摆在凌寒面前,含笑问道。他这是明知故问,凌寒一来就打发老仆去盯着陶华平,显见惹恼了凌寒的就是这位陶寺卿。至于原因嘛……除了西楚后宫那点子事,陶华平还能管着什么,除了凌寒之外,如今陶华平能管着的,也就晋王府了。可晋王还年少,再且,陶华平去管晋王的事,也不会惹得凌寒这么生气。几下一排除,答案岂不是呼之欲出。
凌寒见了顾凤寻,心头的气就已经消了不少,这时再看他含笑的模样,越发觉得舒心,接过茶水饮了两口,再呼出一口气,就觉得心里头的那点子余怒也跟着消散了。
“顾卿,你说兵防泄密的事情,与陶寺卿有没有干系?”因恼了陶华平,凌寒连私下里一惯称呼的姑父都改了口。
顾凤寻诧异道:“陛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凌寒沉默了片刻,才道:“当初老万查到陶寺卿私藏了永宁公主的画像,朕便怀疑他与永宁公主有联系,只是后来一直没有进展,加上永宁公主又出逃了,朕便把这事放下了。今日朝上,陶寺卿突然上奏,不但建议朕与秦国修好,还要朕与秦国联姻……”
他说到这里,顾凤寻就明白了,道:“陶寺卿一向关心陛下的后宫,希望陛下能为西楚开枝散叶,只是……他怎么会突然想到与秦国联姻?”
还是那句话,西楚又不是没有高门贵女,林阁老府上都有名花解语,更不要说其他朝臣,家中适龄的女儿有的是,还有那位桐花美人,当初借口探望姑母,在京中待了好几个月,直到后来凌寒把陶寺卿替他选的那些美人,或送或赐的,全都清空了,那位桐花美人才死心的又回了桐花州。
有这么多合适的人选在,陶寺卿本该挑花了眼才对,怎么会把念头打到秦国公主的头上去,这是个问题。秦国可没有当初的越国那么好相与,真让秦国公主来了西楚,绝对不像韩王妃那么容易打发。
凌寒冷哼一声,道:“朕怀疑是有人怂恿他,否则,他怎么会想到那上头去。”
顾凤寻想了想,道:“那陛下又怎么会疑心兵防泄密的事与他相干?按说陶寺正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兵防图……”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不对,陶华平是有机会的,身为宗正寺卿,这宫里有不少内务都要通过他的手来办,陶华平在宫里绝对有人手,而当初兵防图被藏在弘文阁之前,是由凌寒亲自收着的,若说那时候有人偷看到了兵防图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说是陶华平窃知了兵防布置,然后告知了永宁公主,永宁公主又将西楚的兵防布置带到了楚国,随后楚国就开始骚扰西楚边境,然后突然大举发难,一举连下西楚两关,这条线完全可以连起来,说得通,时间上也相当的吻合。
想到这里,顾凤寻语气一转,又疑惑道:“若是被人怂恿,为何是与秦联姻?”
他看不出凌寒与秦国联姻,对永宁公主有什么好处。又或者说,怂恿陶华平的并不是永宁公主。那么,与秦联姻,又对谁有好处呢?
凌寒板着脸,道:“朕也想知道。”所以才让老仆亲自去盯陶华平,这一次,一定要查出点什么来。
顾凤寻低头寻思了许久,突然起身,从收档的架子上翻出当初范九斤追踪永宁公主时送来的密信,密信上面有永宁公主出逃的路线,当时因为这条路线特别的奇怪,所以顾凤寻没有毁掉密信,而是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