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开会(求票)
广大工匠表示兵荒马乱家中生活窘迫,留在陕县未来也没有活路,都欣然应允准备出发。
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大会实事求是地解决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和谐解决徭役问题的新方式。
这时代对工匠的不重视,可不代表赵昂这现代人不知道工匠的巨大作用。
自己脑子里的很多东西,这时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点点的提升都能极大增加自己实力,战争说到底还要看资源和经济!绝对的实力根本就不需要阴谋诡计,堂堂正正的实力碾压才是王道!
两天后清晨,关闭多日的陕县城门终于打开。
飘荡在陕县上空的紧张气氛一下子烟消云散。
赵昂带着陕县的收获,浩浩荡荡的直奔码头行去。经过几天的休整,队伍的精神和面貌整个都焕然一新,再没有刚刚逃到陕县时的疲惫和恐慌。
最终从陕县带出了五百多工匠和家眷,而且,大部分工匠都是带着家眷一起的。
没有战乱之前这些工匠收入还都可以保证,现在百姓都吃饭都是问题。战争也导致了商业流通的停滞,工匠的活计越来越少了,反倒都便宜了赵昂。
正式渡河开始,于禁当先带领五百步兵登船作为先锋,直奔黄河对岸,建立前进基地,为大军渡河做好防护准备,保证大军和物资安全登陆。
看着于禁带人缓缓划向对岸,赵昂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黄河居然是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人生际遇还真是不可琢磨啊!
汉代的黄河河面极其宽广,水流充沛奔腾不息,是汉代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
黄河三门峡(陕县)的漕运始于秦,历汉、魏、晋、隋、唐、宋等朝约千余年间。汉唐时黄河年漕运高达400—600万石。
再想想后世黄河时而断流的惨状,赵昂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未来自己有能力一定要保护好黄河上游的环境,不再为后世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