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5章
大宋能够从濒临灭亡之境再度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他们也相信,没有大宋扛不过去的难关。
不过是可能会缺粮而已。这和大宋以前数次面临数国围攻的困境比起来。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这事大概算是这么定下来。
赵洞庭接着又看向陈文龙,道:“陈副总务令。怕是还得劳你再出趟皇城。”
陈文龙现在都是御用的“救急大使”了,不管是以前出使大理、西夏,还是修建长沙皇宫,再到后来广南西路清查温党,都是他亲自出马。现在朝中有不少官员都是笑称,说陈副总务令是朝廷及时雨。是皇上身边的一块金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而这其实是和陈文龙的能力有关系的。
他最是沉稳,办事滴水不漏。有条不紊。什么事交给他办,赵洞庭都能够放心。
听着赵洞庭的话,陈文龙当即上前两步。揖礼道:“请皇上示下。”
赵洞庭道:“虽然我朝大军已经拿下许多根据地,且留下将士驻扎。但其城内终究还是处于没有官吏治理的状态。以后那些降卒要派往各地开垦荒田,少不得当地府衙的配合。所以朕想让你前往前线,重整府衙。朕。会让吏部左侍郎。以及兵部、水利署和农业总署的右侍郎随同你去。根据地内百废待兴。最先要做的,就是重建府衙,保障百姓基本生活。”
陈文龙并没有多说,直接道:“臣领旨。”
赵洞庭知道他不会拒绝。有些歉疚又道:“这趟定然得辛劳陈副总务令你了。”
陈文龙现在的岁数并不年轻了,其实他也不愿意再让他这样的老臣长途奔波。但是。除去陈文龙,却也不知道该派谁去才好。
诸如钟健、希逸那些青壮派官员,终究还是没有跻身到各省正副令这个级别。
而去前线建立府衙,却又非得这样级别的大员去坐镇不可。
直到准备离开御书房的时候,陈文龙才问赵洞庭,“皇上,那根据地内那些府衙内的官员们……”
赵洞庭轻笑道:“朕既然已经派遣吏部左侍郎陪同你去,那你们两人商量着办吧!朕会着令情报阁配合你们,若是那些降臣中有能力不俗却亲民爱民者,让其延任旧职,甚至提拔也不是不可以。其余的,便由副总务令你吏部左侍郎从民间挑选、亦或是从国内抽调,州府级别以下的官员,副总务令你无需向朕请示。”
“是。”
陈文龙轻轻点头,这才向着御书房外走去。
夜。
突然的暴雨侵袭了大理皇城,让得这个最是气候宜人的地方被浓浓的烟雨笼罩起来。
原来的皇宫此时已经成为了大理路府衙,偌大的皇宫被划分为节度使府、安抚使府等等许多个区域。
但挂着大理路节度使之职的段实仍旧还是居住在自己以前的那个寝宫之内。
此时的他凭窗而立,静静听着屋外雨打绿叶窸窣的声音。
五年了。
转眼间,距离段麒麟被杀,大理全境称臣就已经过去将近的五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时间里,有着最纯正大理段氏血脉的段实老老实实做个傀儡,从未有过任何异样的举动,但真要计较起来,心里大概还是有些不甘的。
这泱泱大理原本是他们段氏的地盘,他应该是这里的皇,而不是名义上的节度使,实际上的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