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晋江文学城首发
“正是,可水患并非自古便有。天一湖水患源于洪涝,洪涝又因排水不畅。天一湖周边都是良田沃土,不少百姓在附近围田耕种、泄水为田,天一湖下游处所连接着的河道逐渐萎缩,每逢汛期,便导致排水不畅,难以泄洪,以至于‘处处涌溢,浸溃成灾’。你今日看到的这些流民,他们祖祖辈辈以天一湖为生,在此处耕种,《尚书》曰‘降水儆予’,今日种种,未免不是他们自食恶果。”
这番言论梁乐并未预想过,按他所言,这些流民是因为在湖边种地,才造成了河道堵塞,不值得同情吗?
她眼中的困惑已然溢出:“可是……”
可是什么呢?他这番话虽然失了些怜悯之情,但似乎并无错处。
她满脸怔然,心不在焉地被李轲送到了家门口。
想了一路,她眼中恢复一丝清明:“不是的。李轲哥哥,不应该是这样的。即便是他们的祖辈耕种,将天一湖弄成这副模样,闹得如今有洪涝、旱灾,可他们的祖辈并不知情。那些祖辈选择在这里耕种,是因为这儿的土壤肥沃,他们或许还以为是上天的恩赐。
“如今的流民们就更加无辜,他们继承了祖辈的田地,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出的田,种出的粮食,最后亦是养育了一方百姓。若是如此说,我们这些每日吃着他们种出来的粮食的人,岂非也是罪人?
“李轲哥哥,这世上有吃不上粮食的百姓,才会有被耕出来的田。他们如今的苦难,不是他们理应承受的,不应该是会被一句‘自食其果’所带过的。反而是你我,我们这些享用着他们辛苦劳作的粮食的人,才应该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解决这汹涌无情的洪灾。
“李轲哥哥,你将来是要考上进士,入朝为官的。身为官员,不是正应该为百姓考虑,先天下之忧而忧吗?若是这些耕地需要被变回河道才能将水患解决,那便应该由你我这些学子、朝廷那些官员想出不让这些祖祖辈辈耕种的农户挨饿受冻的法子。若非如此,即便将水患解决了,可他们也失了基业祖田,那这样的‘天灾’没了,‘人祸’又该怎么办呢?”
她说得认真,一字一句都是肺腑之言。
她在读原书时,就知道男主是个狠厉寡情之人,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只有利益,毫无情谊。
可也许是她与李轲接触太久,如今已无法将他与原书男主画上等号了。在她眼中,李轲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她希望李轲能拥有更多的感情,能在将来,即便如原书一般当上首辅,也能心中有情,对天下有大爱,而不要变成那个利己偏私之人。
他太聪明了,看透的事情太多,却难免失了慈悲。
李轲亦是被这样一段话说得心潮起伏。
他从未想过梁乐心中的憧憬竟然是如此。她这一番话,虽然直白,说的都是水患、百姓、粮食,但内里却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这是她的愿望吗?
她希望——
希望我将来考上进士,能当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
她希望——
世上再无天灾,再无苦难。
作者有话要说:“降水儆予。”出自《尚书·大禹谟》。
“处处涌溢,浸溃成灾。”出自【《中国治水史诗》,2010,何建明,程贤章主编】。
-
轲轲还是有点冷漠的人,乐乐就相对善良很多,都是他们的成长环境造成哒,大家不要不喜欢他们噢!
谢谢收藏和评论的小可爱们!啵啵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