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
顾逍也安慰似的拍拍他的背,朝他自信一笑,两人眉宇间透出来的从容让张思毅看得出神。
是啊,他和薛文翰不一样,如果把做建筑比作打游戏,他已经跨到这个门槛里来了,那么有没有资格玩这个游戏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他要做的只是尽快提升自己,打好装备,以迎接更高阶的战斗……这么一想,张思毅仿佛浑身打满了鸡血,只想赶紧回家开始奋斗!
和顾逍的学长留了联系方式,道别后,两人就回到了他们租的小窝。
a大有自己的书店,因为距离学校近,没几天功夫,顾逍就买了一堆书回来看。
要知道,在英国,纸质书可是“奢侈品”,尤其是带彩图的设计册,一本十几镑到几十镑不等,换算下来都是几百块钱一本。
张思毅之前念本科时都舍不得乱买书,一来大部分书学校图书馆都有借,二来,没人督促,就算买了书他也不一定能看完,反而当摆设,浪费钱。
当然,对于顾逍这种“人民币学者”,张思毅是想跪下叫爸爸的!
而且,顾逍可怕的不止“买买买”,他买回来还“看看看”,不止自己看,还叫张思毅一起看。
张思毅以前没有培养出极好的能力,顾逍就把值得看的部分挑出来叫他看,看完两人一起讨论。这一来,张思毅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慢慢的他自己也会去主动找书来看了。
开学后,高强度的课程把张思毅压得喘不过气,还好顾逍在他身边,有困难时只要叫一声,顾逍就能帮他排忧解难,让张思毅感觉自己简直像随身带了“步步高学习机”。
张思毅专注力稍微差些,平时必须要坐在写字台前才能看书画画,而顾逍是在哪里都能学,躺着靠着趴着,有时候边烤面包还能边看书。
这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带给了张思毅极大的感触,他明白了,原来自己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日常的点点滴滴上,为此,他也在潜移默化中受着顾逍的影响,慢慢向对方靠拢。
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量和思想深度,还得把想法转化成图纸、3d艺术品、最终成为可供人使用的建筑物,这就要求学生还得有一定的设计、动手和实践能力。
两人虽然同在a大,但读的专业不同。顾逍的课程偏研究方向,要的书籍比较多,做设计较少,而张思毅恰恰相反,part2的主要方向就是做比较复杂的大中型规划设计,所以张思毅平时若不在家,就是在工作时摆弄各种材料和模型。
譬如把铝板放在火炉里烘烤,看它会变成什么形状啦;又譬如拿一块纱布,随手盖在模型上淋油漆啦……
如果说,职场的工作是在有边界的棋盘内根据规则下棋,那么学校里的设计的就是天马行空,只要你想,没什么不能做。
说到这一点,张思毅总算又找到自己比顾逍牛逼的地方了,他的思维好像天生比顾逍发散,总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设计方法,换一种好听的说法,他的设计手法比顾逍更浪漫,反之,顾逍比他严谨。
a大的part2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型的,即把自己该阶段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在组内进行报告讨论,当场会有资深的建筑师和教授给予点评与指导,学院内的学生有时间也可以去旁听。
张思毅第一次做演讲的时候,顾逍没打一声招呼就来了,悄悄抱着手臂站在一边听他说。
学院里不止他们两个华人,光建筑设计专业五年里,七七八八加起来就有三十几个中国人。和张思毅一个年级的有个漂亮的香港妹子,自从在入学讲座那天见到过他和顾逍后,那妹子就对顾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