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国体育人
在宾馆一处角落,钟响因为去卫生间,无意发现的。
余指导与杨刚互相搂着肩膀,似乎带着酒意。余指导有些激动,言语却充满了一种轻松:“四十年了...等了四十年,终于在有生之年等到了这一天,我感觉不真实,有些梦幻。”
杨刚眼睛有些发直,并没有做声。
与余指导认识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已经足足有十几年,近二十年。余指导是一个很稳重,有梦想,不迂腐的人。很少会见到余指导与别人絮叨。
“今天真的高兴,本来我们是不应该喝酒的,会耽误事,但今天这一切都不在乎了。受处罚就受处罚吧,现在真的很想大醉一场......不,我真的想大哭一场......”
余指导松开杨刚,杨刚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坐在了地上。余指导看了眼,也跟着坐在了地上:“我曾经也是一名运动员,64年的时候我加入省队,我就梦想着我能成为国内第一飞人,亚洲第一飞人......77年的时候我退役当了教练,于是我幻想着我的弟子能成为国内第一飞人,亚洲第一飞人。我这一等,就等了四十年,我带过很多弟子,后来进入行政部,不在带领运动员,也没有完成这个梦想。老杨......”
余指导有种唏嘘,有种实现梦想的畅快:“钟响是不是我的弟子?在你没来之前,我可是当了钟响半年的教练......钟响也算是我的弟子。其实,现在这个时候,作为体育人,我们不单单是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亚洲冠军,成为世界冠军。而是希望看到中国体育整体的崛起,变成体育强国!”
杨刚抬起朦胧的双眼,看了一眼余指导:“你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你一直都在完成自己的梦想的路上...而我呢?”
“我记得,我刚刚踏足体育界的的时候,就是在国外。那个时候国内刚刚改革开放,咱们与美国关系还算不错。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我去美国进行深造。”
杨刚低下头:“我得到了很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回到国内,我带过弟子......老余,你知道吗,在田管中心刚开始的那几年,我真的绝望了。我差点相信了国内一些专家的话,我质疑过自己的理论。但是我知道,中国体育想要发展,就要与国外进行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做为中国体育人,我要为中国体育做一番事业......结果呢?先从田管中心调到省队,没待几年调到市队,但我没有放弃我的梦想,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论。我知道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经济成长之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会慢慢变强,我的理论就有了出路。只是一等就是十几年......”
杨刚似乎在吐苦水,但是没有人能够了解这十几年近二十年杨刚心中的憋屈:“我从未放弃过,为国家体育做贡献,并不一定在高位上,哪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也可以为国家发现人才。”
“一开始,钟响进入市队,有些专家就说,钟响的潜力已经耗尽。到了国家队,这种说法依旧如此......两个月前亚锦赛,我瞒着钟响没有说,那些领导还是把钟响排除在外。现在钟响打破亚洲纪录,以后国外赛事,我有了帮助钟响自由选择权,不用看那些领导的脸色了。”杨刚说着说着,与余指导背倚着背似乎睡着了,久久没有说话声。
钟响招呼了陈海见几名伙伴,把两位教练扶回房间。
亚锦赛8月8日开幕,钟响也清楚。因为某些原因,钟响没有机会参加。杨刚也留在了田管中心,帮助自己训练。那个时候,杨刚或许早就憋着一口气,准备在这亚运会期待钟响取的好成绩。
回到自己的房间,钟响回想着杨刚与余指导的话语,这才知道他们对体育是多么的热爱。哪怕受尽委屈,梦想也不曾放弃。在任何岗位,或许有怨言,却默默奉献。
“从现在开始,我也是中国体育人。现在开始,我不单单在是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身边的人,也为了国家!”
钟响记得,08年奥运会之后,世界飞人博尔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开始我是为了我自己比赛,为了我妈妈比赛。再后来我知道了体育奉献的人,他们为了国家体育奉献了一生,我知道我是为了国家而比赛......”
钟响扪心自问,自己现在还没有那么伟大,现在还是存在着私心,但是心态已经发生转变。
“博尔特......”
钟响呼吸一滞,脑海之中浮现一个画面。在赛道上,那一道黑色的闪电,那恐怖的速度......
“还有五年...不,两年还是三年?我就要在国际赛道上,与这名黑色闪电同场竞技。我能跑赢他吗?”
钟响心中有一种紧迫感,哪怕有系统在手,系统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漏洞。系统的存在意义,只是为了让钟响能够获得一些利益...而这些利益需要有所付出,才能够得到回报。
“系统各种成长值,增长缓慢,大量运动,已经不足以积累经验成长值......”系统的存在,就是让钟响的身体素质达到人类的极限。而随着钟响成绩的进步,身体素质的增加,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小。
“或许某一天,这个系统就会失去效用...我终究还是需要依靠自己。”
躺在床上,钟响打开了属性框,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也是一种依赖。
姓名:钟响
年龄:16
职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