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革新
哪怕是在这一行里混了十几年的,经验丰富的警察,都没见到这么古怪的事发现场:
明明报警的是一个年轻的男生,但他们按报警人提供的线索赶到现场之后,根本就没在这里发现此人的踪迹,只有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三人。
唯一在场的清醒人士,就是看似被吓得动弹不得,被女警给带走了安抚半天情绪后,才慢慢地把现场情况给交待清楚的施莺莺:
“我和他们根本就不认识……要不是左琳打电话让我来这里,说要给我赔礼道歉才做的这个饭局,我来都不会来这里的!”
负责安抚她的情绪的女警暗地叹了口气,将手边的纸巾递了过去,耐心地问道:
“那么你进门之后,他们都干了什么事,你能想起来么?”
“他们收了我的手机,说要开飞行模式避免外人打扰,还一直给我敬烟酒……我说我从来不碰这些东西,他们就先自己打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施莺莺按住了额角,不胜劳累似的摇摇头,疲倦地开口:
“抱歉,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我已经都忘掉了。”
她这一番话看似是情绪错乱下的诉苦,实则涉案人员、可疑动作等各方面问题全都交代了个清清楚楚,怕归怕,哭归哭,但半点都没耽误说正事;就连一旁负责笔录的工作人员都觉得,“果然还是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打交道好,就算被吓坏了也还能有条理地说话”。
——至于她的害怕和哭泣是不是装出来的,也根本没人怀疑。
一来,负责安抚她情绪的女警之前见过不知多少遇事后濒临崩溃的普通人,相比之下,施莺莺的反应简直太正常了;二来,他们按照施莺莺的指证认真搜寻了一下现场之后,果然在包厢内查获了不少装着可疑的白色粉末的小袋子。
虽说在化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他们不能随便就说这些可疑的粉末是毒/品,但八/九不离十,肯定是些不好的东西:
否则他们专门请了施莺莺来,还费了这么大的力气阻断她向外界求助的信息,真的是单纯和她交好的吗?说给鬼听,鬼都不会信的。
嗅觉敏锐的警方当即便封锁了现场: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没来得及被使用的粉末,粗略目测就已经至少几十克了,那已经放在了酒品和香烟里的又有多少?连带着这家店都一并可疑起来了!
如果说事情只截止到这里的话,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有人见义勇为报警”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最多只遗憾不能第一时间传讯牵扯进这件事的另外一人,左琳:
毕竟仅凭施莺莺一人的指认,未免有些太片面了;可是要等现场的那三人全都醒过来的话,谁知道左琳父母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网,会不会早就把这里的事情传讯过去,和她一起商量怎么对口供?
结果稀罕就稀罕在这里:
他们刚一出门,就迎面撞上了乌泱泱的一大堆记者,活像专门在这里蹲点他们似的。
这帮人还个个都恨不得把手上的话筒和摄像机塞到施莺莺面前,连珠炮也似的发问:
“施小姐请问你做了什么才会被警方带走?”
“你今天为什么没有去上学,而是出现在了这里呢?是应了什么人的约来的吗?”
“我们看到了有人昏迷着被抬出来,这是你们在聚众斗殴吗?”
警方顿时头大如斗,立刻就反应过来,施莺莺这是被人给算计了,要不然不可能专门在这里等她,更不可能每个问题都这么恶意。
结果他们正努力从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送施莺莺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开口了,颤声道:“我才没有,你不要半点证据都没有……就在这里、就在这里随随便便信口开河!”
不得不说这十分符合她刚刚“遭遇了重大变故因此格外无助”的形象,让不少人的眼都亮了起来,觉得大有文章可做:
“如果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事的话,警方为什么会来这里?”
这些第一波抵达的记者都是收了左琳的钱,来给自己的主顾造势的人,于是他们都秉着“受害者有罪论”,觉得眼下施莺莺突然遭此变故,肯定方寸大乱,就算施莺莺身上没什么过错,他们也能现场造一口黑锅扣上去!
再说了,不是左琳给他们发信息,让他们晚点来的吗?虽然他们来的晚了些,导致不少风声灵通的同行也会混在他们的队伍里,但这岂不更好?只要左琳不出现,那今晚的报道就会呈现三分真七分假的局面:
三分真的,是没收钱却晚来一步的同行;七分假的,就是他们这些收了钱胡编乱造的人的手笔了。
大前提是只要左琳不出现在现场,那他们怎么写都行!
结果他们刚打算就着这个话题进一步发挥下去,就听到了从他们身后传来的新的一阵喊声:
“那不是左琳吗?”
“真是巧了,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按照她这段时间和施莺莺不对付的程度……会不会在里面的那个人就是施莺莺,而左琳是来看热闹的?”
一听见“左琳”的名字出现后,这帮拿了她的钱的人立刻在心里叫苦不迭:
你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你不该来的,你来就是纯添乱,让我们很难办!计划都乱成这个样子了,我们完全不知道要不要把你写进去啊!
可以说现在这群摩肩接踵的记者们,现在呈现出很有趣的一种局面:
拿了左琳的钱的这帮人早有准备,自然冲在最前面,也只能看见被人群包围在里面的施莺莺;来得晚的这些人被挤在了外面,反而能看到姗姗来迟的左琳本人。
里面的有心趁着左琳不在,赶紧胡编乱造;外面的一看大事不好,纷纷准备开始如实报道:
能牵动警方的事肯定不会小,要是他们敢在这种事上撒谎的话,得罪人事小,丢了饭碗事大!
这样一来,不管是收了她的钱的记者,还是消息灵通的中立的记者,纷纷在这一刻停止了问话,选择保持沉默,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左琳的身上了:
可以说她现在只要说错一句话,就是在把警方的银镯子往自己身上戴!
然而左琳半点察言观色的本事都没有。
倒不是说从小就在娱乐圈里混,还能混出个人模狗样的她没这方面的本领,着实是她习惯的场景和氛围跟眼下的太不一样了:
在她的概念里,需要和颜悦色、小心翼翼地对待的,不就是那些娱乐圈里的前辈,那些手里有大量资源的投资人吗?
除了这些人之外,剩下的不都是可以被轻轻松松糊弄过去的无关人士,不都是可以被媒体骗得团团转的普通人?根本不足为惧。
于是她站在人群外很痛心地摇摇头,对人群中心的施莺莺道:
“我早跟你说过,莺莺,你不能碰这些东西的。”
施莺莺立刻颤声反驳了回去:“我碰了什么了?”
她的语气和演技都太到位了,活像是“被人戳穿了心事而格外心虚”的表现,左琳也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当即就开口反驳道:
“你难道没xī • dú吗?”
这番话过后,还没等施莺莺说什么,经验丰富的警察顿时发现了盲区,他满腹狐疑地看向左琳,疑惑道:
“……等一下,我们的详细搜检结果还没有公布出来,你刚刚赶到这里,是怎么知道这里有毒品的?”
左琳当即便语塞了,支支吾吾道:“我……”
失策了,她刚刚就不该说话的!
更别提接下来还有人举着塑料袋里的一支手机从室内跑了出来,大声道:
“队长,我们打开了她的手机,十分钟前有和左小姐的通话记录。”
这简直就把左琳刚刚那一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拎了出来,架在火上烤。
全场的闪光灯和咄咄逼人的问题在这一瞬间齐齐停止,无数拿了她的钱的记者在心底破口大骂,说左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凡她不赶过来当这个好人,也就没有这么多事;过来就过来吧,说这么多话干什么?难道不知道多说多错的道理?
这些人沉默了下来之后,对现场的播报的主力军,就变成那些没有收钱的中立人士了:
因为没收钱,所以写起来格外没有压力,也不用思前顾后,好耶!
在这一片愈发沉寂的静默中,队长的声音继续响了起来:
“左小姐,你们之前谈过什么?”
左琳也急中生智,立刻当场编了个看起来还说得过去的借口:
“我今天原本是要请莺莺吃饭的,但路上堵车来晚了,这才打个电话想给莺莺道歉……”
“你给我打过电话吗?”施莺莺很无辜地眨了眨眼:“我没有收到呀?”
三番两次被打断后,左琳急于求成之下,毫不犹豫地就踏进了这个语言的陷阱中,怒而反驳道:
“你开了飞行模式怎么会收到!要不我也不会打给别人,让她告诉你!”
“……左小姐,要不你还是跟我们走一趟吧。”队长沉声道:
“我们都是在事发现场找到了物证后,才确认她在饭局途中打开了飞行模式,无法与外界沟通的,你怎么又能提前就知道了?”
目睹了施莺莺全程都在火上浇油的系统目瞪口呆地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厉害啊,莺莺。”
没有半句煽动性的语言,但是字字句句都在直指左琳话中的漏洞,可以说只要左琳一沉不住气,被施莺莺“狼狈不堪”的模样激得开了口,那么接下来就是多说多错的地狱,说得越多招供的也就越多。
这个本事放在普通人的身上,就已经很厉害了,自古以来便有“攻心为上”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如果放在星际时代、连亲缘感都十分淡薄的人的身上,折合一下,就约等于在冷兵器时代,突然从天而降了一枚核弹。
这下左琳当即就怔住了:
她为了让施莺莺的名声坏掉叫来的记者和提前准备下的营销号,怎么反而把她自己也拖下了水?这不行!
而施莺莺路过她身边的时候,压低声音说的一句话,也终于把左琳的恐慌推到了顶点:
“多谢你的记者,我最近正好资金周转不开。”
她们这边刚从现场离开,这家饭店后脚也被封掉了,连带着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无一幸免,宋慕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