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替嫁后夫君篡位了 > 112、番外(6)

112、番外(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她出阁前,并无那般倚仗。

满街灯火亮如明昼,有老者笑吟吟的走过,她抬头望向夜空,看到满天粲然星辰。

谢珽焉能感觉不到她的怀念?

他撑开披风,将她整个兜进了怀里,“所以老天把你送到了我身边。往后,你想做的事,我都陪着。”

……

这场灯会,阿嫣与谢珽依旧满载而归。

灯谜的彩头五花八门,有文人墨客喜欢的书画纸笔,有女子喜欢钗簪珠花,亦有孩童们最爱的各色玩物。

谢奕年岁尚小,多半是由武氏带着在宫里读书写字,元夕夜也跟母亲一道陪着武氏,并未出宫去玩。事实上,哪怕母子俩出了宫,因谢瑁是自戕于元夕前后,三年孝期未满,加之越氏对亡夫颇有些感情,也不会容他出去玩乐。

孩子到底爱凑热闹,见不着元夕市井之乐,听说婶婶得了许多好东西,便想来瞧个新鲜。

阿嫣欣然拿出,任他随意挑选。

婆媳俩则坐在中庭树下,商量过两日去上林苑放风筝的事。

在魏州时诸事繁琐,府里诸般琐事,都是婆媳俩操心,最多让嬷嬷帮个忙,甚少有空暇和闲情碰这些。如今有了六局打理饮食起居等事,倒是给两人腾出了许多空闲,遂命人去召巧手匠人,做几个轻盈漂亮的风筝,给武氏的则选柔韧结实些的材质。

事情安排下去,没过多久,风筝尽数送来。

正月将尽,春光渐浓时,上林苑的草木亦冒出新绿,风也吹得柔暖起来。

武氏遂让越氏入宫,也没招呼谢珽,婆媳几个单独去上林苑散心。

半日笑语,各自玩得尽兴。

此后时气愈暖,林苑中百花渐发,婆媳亲眷们相约踏青,甚是畅意。

只是开春时候天气多变,京城里乍暖还寒,明媚了好些天之后,寒凉的春雨亦如期而至。武氏头回在京城过冬入春,添减衣裳时稍有疏漏,不提防竟染了风寒。她是长于将门的人,身体素来强健,在魏州时即便不慎着凉,熬几日也就过去了,没太放在心上。

谁知拖延数日,症状竟未见好,反倒加重了些

阿嫣到底放心不下,赶忙召了太医,开了副汤剂煎着喝起来,连同踏青等事亦暂且放下。

连日春雨绵绵,细密如织。

这天清晨阿嫣醒来时,谢珽早已上朝去了,外头雨丝淅淅沥沥,犹未断绝,比昨日还寒凉了几分。她自幼长在京城,对这天气习以为常,想着婆母风寒未愈,到底放心不下,吃过早饭后忙过去看望。

到了那边,但见宫门半掩,疏雨打窗。

整个宫室都很安静。

嬷嬷迎她进去,里头帘帐长垂,入鼻是淡淡的花香,更无苦涩药味——武氏素来不喜药罐子,汤药都在远离宫室的地方煎,药汁儿都是去偏殿喝的,半点都不愿熏染正殿。

倒是这花香难得。

阿嫣揣着疑惑进了侧间,果然见长案上添了好几个细白的瓷瓶,里头插满花枝,不见半点湿润雨气,盛放吐香。

而武氏靠在榻上,气色稍有好转。

见她进来,抬头一笑道:“一进来就往花瓶上瞧,闻着味儿了吧?”

“母亲平素不爱熏香,也不怎么供花,这回倒是难得。”阿嫣笑吟吟上前,在旁边的绣凳上坐了,拿手背试了试她额头,觉得无甚异样,不免轻吐了口气,道:“这是剪过来晾干了的吧?外头那些花如今都被雨打湿了。”

“晾了整晚,还拿炭盆熏过。”武氏笑道。

这般精心做派,未免令阿嫣诧然。

才想问缘故,就听珠帘轻动,谢奕抱着一大瓶花走进来,指挥外头的嬷嬷,“这瓶最香了,摆近些。”说罢,蹬蹬蹬跑出去,大约是又去取花瓶了。

武氏瞧着孩子背影,脸上笑意更浓,“都是他剪来的。也不知是听谁说花香能驱病气,昨儿后晌趁我睡觉,偷偷跑出去剪了好些回来。他那座寝殿里昨晚还笼了炭盆,将潮湿雨气都熏干了,今早送过来,全都开得正好。这孩子,闷声不响的,也不怕淋了雨着凉。”

嘴里嗔怪,脸上却尽是温柔疼惜。

阿嫣颇觉欣慰,低笑道:“他这是心疼母亲,盼着风寒能快点好呢。放心,待会就让太医给他瞧瞧,不会有事的。”说话间,将那瓶新送来的花接在手里,送过去让武氏闻闻。

武氏果真挑了花枝来嗅,心中亦觉宽慰。

二十多年前,她初嫁入王府时,也曾掏心掏肺地对谢瑁好,母子间却始终隔阂,从不亲近。后来闹出元夕刺杀的事,武氏虽从未跟人说起,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

好在如今有小谢奕。

乖巧可爱又体贴懂事,不负嫡长孙该有的姿态。

往后见到谢衮,她也不必愧疚了。

……

有太医精心调理用药,小谢奕体贴陪伴,武氏的风寒很快痊愈。

阿嫣放心了许多,见孩子为给祖母剪花枝冒雨辛苦,想起宫里还有座花房,便打算抽调些人手,重新打理起来。

这日前晌,她与谢珽去了花房。

卢嬷嬷留在凤阳宫里,照旧操心起居饮食的琐碎小事。

玉泉打理浴房和盥洗用的内室,到中途时,见箱柜里干净备好的月事用物纹丝未动,“咦”了一声,赶紧去找卢嬷嬷。

作者有话要说:都在彼此治愈=w=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