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离职与入职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眨眼间来到了三月上旬。
惊蛰节气的清晨,省化工设计院单身宿舍里,耿文辉早早起了床,到院子里跑了会儿步,又去外面早点摊买上早饭,这才慢慢悠悠上了楼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这段时间在父亲的反复劝说下,耿文辉不得不退了一步,答应回到县化肥厂工作。不过他提出了三年后再回设计院的要求,耿继成倒是满口答应。
调动的事情耿文辉做不了主,全由着父亲出面协调。三天前,耿文辉终于接到院里的正式通知,让他去人事科办理离职手续。
从人事科拿到离职所需的表格后,先把手里没干完的工作跟苏若交接清楚,又到资料室还清所借的图纸和专业书籍,再去各科室依次找主任们签字同意。
整整花了三天的功夫,耿文辉才把所有的离职手续走完。将离职签字的表格交给人事科后,他便正式告别了自己走入社会的第一个工作单位:省化工设计院。
而今天,则是他离开设计院的日子,也是他作为员工待在设计院的最后一天。
本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处事原则,耿文辉依然像往常一样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干净,又将暖瓶一一灌好开水,收拾停当后他才一边吃着早饭一边打开了奔腾150计算机。
望着二十寸屏幕上熟悉的WIN95开机画面,他暗自惋惜道:“这么好的计算机用不成了真可惜。我这人恋旧,用熟了的东西总有感情,真是不舍得离开。”
他从包里拿出一盒英寸软盘,抽出一张插到A盘驱动器里,准备把自己这两年干完的项目压缩后拷贝到软盘里。
英寸软盘的容量只有可怜的,所以一个十兆左右的文件得用好多张软盘。
对于英寸软盘来说,软盘损坏是很常见的事情,根本不足为奇。因此还得至少备份一份,省得由于软盘损坏而导致文件丢失。
拷贝过程中,A盘发出兹拉、兹拉的声响。耿文辉心道:“我家里没买计算机,拷回去也白搭,但愿厂里能给我配上一台,好让这些文档能有用武之地。”
十点多钟,化肥厂派来帮他拉行李的皮卡车开到了楼下。付兵等人帮着把行李和标准规范等历年积攒的技术资料装到后车厢里,临别之时耿文辉跟伙计们一一握手告别。
付兵道:“老耿,冬泉县离得近,有空回来一块喝酒。”
“冬泉县又不远,我肯定会经常回来的。”耿文辉又跟张玉刚和刘广涛寒暄了几句,这才跟大家挥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