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机会
李隆基心里一阵烦闷,他打断了杨玉:“娘子滔滔不绝,比宰相还操心。我们去梨园走走如何?”
他厌烦了,一个想法在杨玉的脑子里闪过——是不是自己若露出来对权利的贪婪。皇帝对她的耐性迟早被消磨完了。那个时候,她就能自由了!
杨玉撇撇嘴,故意叫了侍女来:“杏花和灵儿呢。叫她们把这些东西造册登记了,那些银钱就拿去救济长安的贫民。至于拿着香料珠宝什么的。我要这个没用。送给后宫吧!”话没说完,李隆基一伸手把她拉走了。杨玉不爱钱,她更爱名!救济贫民,给后宫送东西。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啊。当年武昭仪也是这么笼络后宫的。可怜的王皇后没多久就被废黜了。
手腕上的手加大了力道,把镯子都硬生生的按进了肉里,硌疼了骨头。杨玉想想决定要忍气吞声。叫李隆基认为自己忍耐不发。但是想了想,她还是生气的甩来了皇帝的手。抱怨起来:“不行就不行吧。干什么这么生气?”
李隆基压抑着怒气,不阴不阳的说:“你不是很喜欢钱财吗?以前满嘴的生意经。现在有人白送上门来。你只管收着,省的送出去了又心疼。”杨玉眼巴巴的看着李隆基:“我不喜欢那些香料的。东西用在恰当的地方,物尽其用啊。”
杨玉到底还是把香料分给了后宫了,后宫的嫔妃们收到了太真娘子的礼物,一个好像是喝了一缸子老醋,挤出来笑容,对杨玉派来的人表示了感谢。杨玉倒是不在乎这些人的反应。她的心思都在如何教李隆基觉得自己有野心上了。
第一,要装贤惠!杨玉拒绝了送礼的人,坚决不吹枕头风。不少想要走捷径的人哀嚎连天。不过太真娘子并没大家想象的那样狐媚,是个红颜祸水。第二,太真娘子再也没无声无息的躲在太真观,她开始登上长安的舞台了。
这天杨玉来拜访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很是惊讶,在她印象里杨玉是个很聪明很低调的人,她绝对不会说过分的话,做出格的事情。真正是八面玲珑,和她相处总叫人觉得舒心。玉真公主笑着对杨玉说:“一样的素色道袍,穿在娘子身上就不一样。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杨玉对着玉真公主恭敬的打稽首:“无量寿佛,长公主安康。我今天来有件事和你商量。”杨玉也没废话,直接把来意说了。玉真公主惊喜的看着她:“娘子肯襄助,我真是感谢不尽。就按着你说的办。只是圣人那边——”
原来黎山老母的生辰就要到了,玉真公主想办一场很热闹盛大的法会。不过前些日子平凉等地方下了一场很大的暴雨,冲毁了不少的房屋和良田,不少难民流落到了关中。就长安街头上也多了不少的乞讨的灾民。杨玉一路上过来,看见不少人贩子在买那些父母无力抚养的孩子,一时间繁华的长安街头,大人哭,孩子叫,骨肉分离,哀声震天。这个时候玉真公主大肆铺张的举办法事,的确有些不合适。
但是玉真公主有点虚荣心,她的身份地位和权势,需要这一场法会来向天下昭示,玉真公主地位尊崇。不管在道门里,还是在朝堂上都一样。只有这样,才会有全国各青年才俊会投到玉真公主门下,希望获得公主的青睐,叫自己飞黄腾达。玉真公主也乐得做伯乐,叫自己在朝堂上影响力更大,根基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