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盘算
李瑁沉默着,半天才叹息一声:“谁叫我是惠妃娘娘的儿子呢!”福祸相依,真是难说清楚。
“别这么丧气,我们要越挫越勇。我有个主意……”杨玉眼睛闪闪发亮,在李瑁耳边嘀咕着。
大明宫中,李隆基正在无数的政务中跋涉。一阵几不可闻的脚步声过来,李隆基眼皮都没抬起来:“是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赶来打搅自己的肯定是高力士额,而且一定有要紧的事情。高力士忙着拱手道:“圣人,玉真公主求见!”李隆基立刻扔下手里的笔,整个人一扫刚才的疲惫,眼睛闪闪发光:“哦,妹妹来了!快请她进来——不对,还是在”皇帝拿不定主意在什么地方见妹妹。
高力士善体人意的说:“玉真公主在太液池等圣人呢。今天天气不错,圣人办久坐多时,正好出去散散心。”边走边说,自然不会担心隔墙有耳。圣人对寿王妃似乎格外上心。身为长辈偏疼那个晚辈谁也不敢挑理,但是圣人总是下意识的避人耳目。
玉真公主站在太液池边上,一阵清风吹来,道袍衣袂飘飘,仿佛要乘风飞天一般。“妹妹真是越发仙风道骨了。今天来是推荐那个饱学之士啊?”皇帝打趣的声音响起,明年春天要开科取士,天下读书人都涌到了长安。自己这个妹妹一向是喜欢结交名士,这会玉真公主的府里必然是宾客满座,高谈阔论啊。
这些人想尽办法结交公主,因为他们知道迈进了玉真公主的大门,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朝堂啊!
“阿兄拿我取笑了!如今我府上可是安静得很呢。现在这些举子们都想方设法的到寿王办的义学里面谋个差事了!”玉真公主语气酸溜溜的,她刻意观察着皇帝的神色。果然李隆基脸色沉下来:“我只叫他安排这些举子的衣食和住处,谁知他倒是把手伸得太长了!”自己这些儿子,其实都一样,都惦记着自己这个位子呢!
玉真公主咯咯笑起来:“阿兄误会了,是十八家那位娘子的主意。她嫌弃自己家里的下人多半目不识丁,就要家里的幕僚们教导家人奴仆识字,后来专门在长安城里面找个地方办家塾不仅是家里的仆人就是家生子们也跟着上学去了。还说但凡考试不合格的都不准出来当差。不仅要读书识字,还学算账,更有纺织缝纫烹饪裁剪,甚至园艺酿造都要学。”
李隆基一挑眉:“我记得当初十八赐宅邸出宫的时候,他府上的下人可都是惠妃挑选的。难道是这些人不服管束。还是惠妃挑的都是些蠢笨愚钝,不堪使用的?既然这些人不好,叫人再给拨过去些就是了。”都要生了,还折腾呢!李隆基脑子里浮现出杨玉变得丰腴的脸庞和有些变粗的腰。
偷眼观察着兄长脸上每个细微的变化,看着皇帝露出心疼的样子,玉真公主心里一转念,忙着说:“看我真是上了年纪,越发的颠三倒四了。话也说不清楚!是这样的,十八的娘子是觉得人不读书不明理,那些下人奴仆也是一样。后来那个家塾有个名声,不仅是他们府里的人,就连着一般百姓也罢自己的孩子送到那边去了。能读书的自然是读书,就是不善于读书,也能学个本事傍身。寿王妃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百姓们称颂不说;更有些外地来的读书人盛赞十八和他娘子是有眼光,真正体恤民生的。更有些有名气的士人亲自到家塾讲学!如今长安城里提起来寿王办得那个家塾都是称赞呢。读书人最喜欢凑热闹,一点小事就能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这些天十八打点举子们的衣食住行很是上心。十八就是那种温和平易近人的性子,吃人嘴短,那些读书人少不得奉承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