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哪里,娘子学习进步很快了。其实写好文章很容易,我推荐些大家名篇,娘子认真朗读背诵,读的多了,也就会写了。”文白一副好老师的样子,先给杨玉开了书单,然后对着李瑁和杨玉拱手告辞,回去写文章了。
等着屋子里面安静下来,李瑁忽然从身后抱住杨玉,把脸埋在她后背上,感慨道:“我真的不能离开你,亲爱的,你又救了我一次!”
………………
长安,武惠妃叫报信的宫人出去,就传来通把,皇帝向着这边来了。武惠妃打量下自己身上朴素的穿戴,对着镜子整理下妆容就出去迎接皇帝了。
李隆基老远就看见武惠妃一身素净的站在宫门前,正翘首看向自己的方向,他心里嗤笑一声,为了十八,惠妃也是费心了。这个孩子平日不言不语,也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本以为他就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谁知——
“外面风大,你脸色不好怎么还站在这里吹风呢!”李隆基一把拉着武惠妃起来,对着那些山呼万岁的宫人们一摆手,拉着爱妃进去了。武惠妃一脸羞愧无奈的说:“都是十八年纪小不懂事,还请三郎不要很责罚他。这个孩子——都是因为我不好!”说着武惠妃眼圈一红,哭起来了。
“十八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不知深浅。他上疏朕看了,言辞恳切。既然孩子认识自己错了,朕也不追究了。你这是做什么呢?”李隆基看着武惠妃伤心,有些诧异。“臣妾这些年一直有些小病小通,十八很有孝心,决定为我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祈福。奈何这个孩子刚成亲哪有什么积蓄呢。就想着也学人家做生意。若不是我的病,他也不会这么冒失了!其实十八并没剥削获利,也没想与民争利。”
李隆基眉头一皱,看样子自己的消息有点偏差啊。哼,都长大了,有主意了。“你不要说了,我都知道。这次十八孝心可嘉,其情可悯,我不会追究了。只是这个孩子,还要为将功折罪,为民出力呢。我本来不想叫他插手这件事。嗯,既然十八这么懂事,我就叫他也出来做事好了。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和说的那样,要为国为民不计报酬得失。”
武惠妃顿时一喜,嘴上却是忧心忡忡的:“十八年纪还小呢,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呢。上次已经是闯祸了。这次还是不要是吧插手了。一来孩子还需要学习,别耽误了国家大事。再者,只怕是人多嘴杂。有人要多心了!”武惠妃别有所指,李隆基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
“你只管放心,太子很稳重。而且十八是他的弟弟,做兄长的就该提携弟弟。”李隆基脸上带笑,可是眼里却没什么笑意。武惠妃识相的闭上嘴,皇帝心里对太子开始怀疑了。她只需要静待时机,要知道皇帝对太子已经没以前那么欣赏了。只有挑起皇帝对太子的猜忌,她的计划才能顺畅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