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罢都护、设新府
即使是万人之上的宰相,在皇帝跟前,也是胆颤心惊,谨小慎微,这让皇帝有种特殊的满足感。
“交州都护张苗病逝,政事堂可有什么主意?”
皇帝坐着,轻声问道。
“启禀陛下,按照惯例,是需要追赠官衔,并且赐予谥号的!”
次相邓斌站起身,言语道。
“其劳苦功高,坐镇交州十载而不乱,交州都护为从四品,那么,追赠其为吏部尚书衔,赠予其福长男爵,食邑两百户。”
前唐时期,都护之间的官阶不同,如安西都护府等六大都护府,属于大都护府范畴,属于从二品衔,其下辖,又有许多小都护府,三品,四品,极其麻烦。
所以,李嘉做出改革,避免尾大甩不掉,所以地方都护,次于知府,为从四品。
一般而言,追赠是增一级,也就是正四品,但张苗不一样,所以增两级,为从三品的尚书衔。
爵位上,则赐予福长男爵位,其子嗣继承,则为骁勇校尉,再传一代为骁毅校尉,就直接泯然众人。
这就是世袭减替的爵位继承制。
而这要是在宋,周等六代乱世时期,爵位一代即除,爸爸哪怕是亲王,儿子只能是平民。
当然,北宋也知晓不得人心,所以就扩大门荫制度,儿子,门客,亲友,都能当官,鸡犬升天。
这种弊端就会产生大量的冗官,李嘉宁愿让贵族减替继承。
而像之前说的,减等世袭,某种意义来说,对于那些开国功臣是十分不公平的。
那些纳土归降的亡国之君,就可以享受高爵厚禄,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爵位低也就罢了,爵位也得同样减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