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总督
“皇上又来加急询问?这边的事情瞒不了多久?诸位,该如何是好啊?”
他本是顺治十一年进士?入翰林院二年外放为官?因政绩卓着、官声颇佳,加上得贵人赏识?如此平步青云,不惑之年便已是一方封疆大吏。
可是他在开封府坐得好好地?结果这连月来先是皇帝驾临?再有天地会作乱,而后更是抄了皇帝所住的开封行宫,还将一些据说是前朝遗留的宝箱裹挟走。
皇帝震怒,他这总督迎头赶上?自然也不好过?于是火急火燎的一路紧赶着康熙的脚步,总算是在这附近跟上了圣驾。
虽说面圣之后效果不错,毕竟看重提拔他的正是康熙关系颇近的一位王叔,勉强沾点裙带关系,可这之后却又被赋予了重任?一定要找出叛党、一个都不放过。
但就算孙士毅做了几年河南总督,却也不知道自己的地界上居然发展出了这么多天地会“乱党”?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想要查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最后也只能按部就班?动用人力物力将沿河一带村镇翻来覆去的搜索。
其实以他的能为,真要是手中有权?能够放手施为?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左支右拙?可偏偏实际情况是,康熙看着是把事情全权交给他,实际上却又在旁边严密监控。
这也就罢了,另一边还有一个辅政大臣、军机权要的鳌拜鳌少保在虎视眈眈;而在另一面,那被皇帝派到登封练兵的大太监刘瑾同样出了幺蛾子,要来参合一脚,美其名曰戴罪立功。
毕竟这天地会的乱象是从他所在的登封开始的,说戴罪立功也不算错,而康熙似乎也乐见其成,还让他们两个好好配合。
可这如何配合?
他的话刘瑾肯定不会听,他也不可能去给刘瑾跑腿,最终便是不欢而散、各自为战。
真要是井水不犯河水还好,偏偏这场地就这么大,两边互不统属、彼此没有联系,不仅时常有碰撞摩擦,还发生了不少前脚这边刚搜完走了,后脚那边又来搜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