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杜鹏压力大到想拿出烟来抽,但想想他最后又放下了,他告诉周铭:“如果单论绿屋其实并没有什么,但他背后的牵扯却范围很广,让人十分头疼。还有更重要一点,周铭你应该知道,我爷爷在去年就已经退下来了,像谭千军和陶国令这样的事情我可不能再碰了,更何况这次的绿屋可比他们要更难缠。”
周铭先是一愣,随后笑了:“瞧你这么紧张干什么?就好像我回来就要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
杜鹏一脸鄙夷的看着他说:“你老大这种事情做的还少吗?想想从我认识你,你做的哪件事不是让我爷爷和杨老他们很头疼的,谭千军和陶国令的失败,还有你建立的乡镇工业园,哪一件不影响了全国的政治和经济布局,你这还不叫惊天动地吗?”
周铭两手一摊:“可这是很必要的啊!就算没我他们也仍然会倒台,我只是让杨老他们更快的下定决心罢了。”
周铭注意到了杜鹏话里的重点:“所以就是因为陶国令那边的倒台,所以国内的那些资本就联合起来选择并转移到了隔壁的沧海市对吗?”
杜鹏先是惊讶得要跳起来,不过随后就释然了:“就是这样,看来小涵全都告诉你了。”
周铭笑了笑不置可否,其实周铭想说苏涵并没有告诉自己什么,而是自己原本就知道。
华夏第一经济案件!公开涉案金额超过五百亿,实际涉案金额超过千亿,背后所承载这个案件的就是这个绿屋组织。
那可是新千年左右震惊全国的特大案件,周铭在前世还愤青的年纪也关注过的。
正是这样,周铭的机场外第一次听到他们这个组织的名字,就有些怀疑,因为在周铭的记忆里,绿屋这个组织是在一年后才正式成立的,现在听到杜鹏的话,周铭才明白又是自己造的孽。
毕竟这个绿屋是搞走私的,陶国令同样是搞走私的,显然就是陶国令的倒台,让国内的走私资本急于寻找下一个合作对象,绿屋就因此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