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办法现在不适用
苏涵也点头说:“是呀,他利用出资方是外国人这一点,说叶建林找索尔尼注资就是在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又猜测说外国人可能会拿我们做实验,挑起大家对叶建林的对立情绪,再找来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过来采访,这一环扣一环,只要这个新闻散播出去了,恐怕上级机关肯定要介入干预了,那叶建林和索尔尼合资的事情就不可能了。”
“依小涵你这么猜测,你认为李庆远他就要成功了?”周铭问。
苏涵下意识的点头说是,不过马上她又想起了什么问:“周铭你这么说的话,好像很不看好他的办法?”
“说不上什么看好与不看好,只是他为了追求时间,不得不这么去做了。”
周铭说:“首先他利用国家和民族情绪,如果放在国家苦大仇深的时候,或者是日后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以后,又或者对象是东洋岛国人,可能会好很多,而现在这种国家正在起步发展,人们的思想正处于一种迷茫期的时候,这样的办法未必就多有效了,对很多人来说,根本没有民族企业这一概念的。”
周铭接着又说:“还有一点,小涵你还记得李庆远给我们说过,叶建林也不是个会任人宰割的人吧?”
“没错,李庆远说过叶建林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否则在这一次未来发展的分歧上,他们就不会闹到这么僵了。”苏涵想了想继续说,“而且李庆远还说过叶建林他家里在机关有很硬的关系。”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周铭说,“既然叶建林那么强势又有这么硬的关系,他哪会容忍李庆远在他面前这么挑衅呢?媒体这个东西说起来是舆论监督,可碰到了强力机关,他还真的敢监督吗?”
其实还有一句话周铭没说出来,那就是现在国家对舆论这一块控制的很严,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电视和报纸来了解时事,并没有后世无孔不入的网络,而电视和报纸这两方面都是给政府控制着的,如果有足够能力,通过官员要控制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恐怕我们的李董要吃亏了,还会是一个不小的亏。”